-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23-10-18
- 点击:502
- 来源:
一、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保障就业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就业工作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为积极推进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专门成立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就业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院(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始终把促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专题研究,书记、校长带头落实访企拓岗。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准到人”的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形成“党政主抓、部门协同、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健全就业工作推进与反馈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就业工作例会制度,加强督导核查和工作交流,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工作推进有力有序。
(二)健全就业工作保障机制,不断推进规范管理
学校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校企双选供需洽谈会管理规定》《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管理办法》《共青科技职业学院2023届毕业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等管理规定。按照省就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与各二级学院签订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工作责任书。强化服务意识,形成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常态机制,不断推进完善就业服务工作。
(三)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学校、二级学院、辅导员、就业信息员、毕业生五级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学校就业工作运行体系,实现了就业工作由点到面全覆盖,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工全员参与、校友和用人单位通力合作、专兼职就业工作队伍同心协力的就业领导与指导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员关心、支持、参与、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多举措实施就业指导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类课程,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积极组织应届毕业生观看教育部校园招聘等平台上开设的就业公益直播课,强化主动就业、诚信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一)分类指导促进多元化就业
从引导学生终生学习、成才的原动力出发,精心筹划和组织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专题讲座、报告、职场体验、社会实践等职业活动,使毕业生正确认识职业、了解职场,引导毕业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正确择业,从而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大学生征兵宣传动员,广泛发布优惠政策、入伍流程、先进事迹等信息,扩大征兵数量和质量。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精准指导和扶持自主创业项目,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二)大力拓展就业市场
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不断完善、更新、补充用人单位信息库。加强与合作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资源。认真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深化校企合作,加大与区域内外各行业、各单位合作力度,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和区域。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加强与各地人才市场、创新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寻求新的就业渠道。大力筹措校园系列招聘活动,创新招聘活动形式,努力提高招聘效果;主动邀请中小微企业来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充分挖掘校友企业资源,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拓展网络招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先后组织了毕业生线上见面会、共青城市第七届、第八届科教城大型校园线下招聘会。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举办中小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宣讲会200余场,提供的岗位数近万个,尽力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2023年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二级学院主要领导等分别赴江西本省、浙江、江苏等地,走访企业248家,拓展岗位5000多个,不仅有效地推进了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兼顾了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三)严格规范,提升就业管理水平和质量
学校完善就业监督核查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就业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要求。做好3195名毕业生就业方案录入、档案寄发等工作。强化对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填写、签订、核对、管理等工作内容的管理职责,针对就业工作人员的进行业务培训,熟悉政策及工作流程,指导毕业生熟悉掌握毕业报到流程、改派具体操作方法,保证毕业生顺利完成报到工作,做到制度不走样、学生零投诉。实行辅导员、二级学院、就业处联动的核查机制,主动委托第三方进行就业数据核查,以确保就业核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强过程管理,认真检查就业创业工作进展和有关政策落实情况,以核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严格按照就业信息统计工作要求,通过就业管理系统及时上报、更新就业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三、全力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对困难毕业生就业采取个性化指导和列入重点推荐就业单位的就业帮扶政策。根据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确保所有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百分百就业。为23届223名同学共计发放54.8万元航天奖助学金,为687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68.7万元。
(一)加大“一对一”帮扶力度
严格落实“包干责任制”,在原有“一对一”帮扶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从上到下主动认领任务,学校主要领导带头,其他校领导、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和党员均主动结对。结对老师与帮扶学生保持沟通(电话或见面)、关爱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解决学生问题,加大就业单位推荐力度。230名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台账式管理,开展不少于3次沟通谈话,推荐不少于5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线或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及时跟进困难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进展情况。同时邀请就业指导专家进校开展“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求职面试技巧与实践”等主题讲座,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台账记录
印刷下发《困难生帮扶手册》,全面整理和校核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信息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新纸质帮扶手册和电子台账。坚持离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不断线,持续做好信息变更记录,确保帮扶台账准确性。实行工作问责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人人抓好落实,做实做细过程工作,对工作不到位的实施问责制度,年终考核评先实行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