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互鉴促提升协同共进育匠心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浪潮中,公共英语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使命。近日,为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协作能力强、创新意识足的教师团队,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听课教学活动”为抓手,构建“全员参与、多维互动、精准赋能”的教研生态,推动教师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多维互学机制、搭建教研创新平台、完善教师成长体系,教研室打破传统教学“孤岛”,形成“全员参与、深度互动、持续改进”的教研文化,为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教研室将听课活动纳入常态化教学管理,建立“全员覆盖、分层推进、精准反馈”的教研制度。每学期制定个性化听课计划,要求教师按时完成听课任务,讲师职称以上教师每学期完成8次教研室内部听课,新入职教师及讲师以下职称教师每学期完成12次听课,并依据课程类型划分为基础英语和计算机英语两大听课小组。听课范围不设限——新教师可以“追着”老教师听课学经验,老教师也常悄悄溜进年轻老师的课堂学习新媒体教学技巧。课后实施“三阶评课法”:首先由授课教师自述教学设计思路,再由听课教师从课堂组织、学生参与、技术应用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集体研讨形成优化方案。
此外,教研室以听课活动为切入点,延伸出“问题驱动式”教研生态。例如,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团队通过对比分析多位教师的互动策略,提炼出“任务设计+差异化提问+即时反馈”的组合方法,有效激活学生表达意愿。另一方面,教研室构建“技术赋能教研”新模式,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采集课堂行为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从“闭门授课”到“开门互鉴”,从“经验传承”到“实证教研”,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始终将听课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引擎,始终以“共享、共创、共进”为理念,将听课教学活动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孵化器、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未来,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校际协同创新、拓展教研成果辐射,以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攀升,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 上一篇:传统风俗,源远流长—...
- 下一篇:语文教研室刘雨微老师...